淇县林业局  > 林业产业

建设林业种植基地助脱贫———淇县走出一条林下脱贫路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8-06-22


位于淇县黄洞乡温坡村的大红袍花椒基地种植花椒3000余亩,长期招用贫困劳动力55人。图为贫困人员在采摘花椒。

 

    6月15日,记者来到淇县北阳镇大水头村的淇县天钙特产开发公司林业种植基地,走在基地内满眼绿色,各种果实点缀其中。"这是林业扶贫项目,现在有24名贫困人员在这里工作。"该公司负责人冯友清说。

    淇县林业局在进行太行山绿化、思德河绿化等林业生态建设时,制定了群众发展林业产业优先补助、企业发展林业产业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等政策,通过企业发展林业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吸收贫困劳动力就地务工,实现脱贫。

    深山里建起

    采摘园,带动24名贫困人口就业

    在冯友清生活的大水头村,种地耕田曾是村民谋生和发展的最主要选择。如今,大水头村发展起了林业,原本用来种庄稼的田地种上桃树、杏树、核桃树等树木,让村民有了可观的收入。

    "在这里打工,每天能有100块钱工资,离家又近,干的活儿也不太累。"大水头村贫困户冯付清今年62岁,身有残疾,无法外出打工,如今在冯友清开设的种植基地看护果树、锄草。有了工资和低保、残疾人补助,他的生活有了保障。

    "基地里修路、栽树、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周边很多贫困户来这里打工。"冯友清说,如今基地里种植了杏树、核桃树等树木近3万株,吸收了24名贫困人口在基地就业。基地采取生态采摘这一销售模式,游客买门票就可以采摘,这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逐渐增多,村民看到了种植果树的好处。2018年,当地贫困户在淇县林业局的引导下种植桃树、杏树5万余株,造林800余亩。

    在淇县,通过开发建设生态采摘基地,调动贫困户参与林业发展积极性的公司有10余家。这些企业承包荒山、流转土地,让贫困户不用出村就有活儿干、有钱挣。

     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引导贫困户创业脱贫

    "这块地是俺家的,现在流转给温坡大红袍花椒产业基地了,每年能得800块钱,俺还在这儿打工,一年下来还能攒住钱呢!"在鹤壁市鹤硒有机农业公司大红袍花椒基地里,淇县黄洞乡温坡村村民靳软喜边锄地里的杂草边说,他是今年3月到这里上班的。

    "俺两口儿年纪大了,种地种不动了,摘花椒还是可以的,而且收入更高。"靳软喜说,他在工作中经常和花椒树打交道,已经掌握种植花椒树的技巧。去年,靳软喜在村里的一片荒山上种植了80余株花椒树。

    "黄洞乡温坡村、鱼泉村很多村民种了花椒树。"温坡大红袍花椒产业基地负责人阎亮说,2017年市三农互助合作协会申请注册了"古石沟大红袍花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因为产品有了地理认证,所以要扩大生产规模,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不但收购农户种植的花椒,还进行技术指导等,使双方受益。

    "去年花椒42元一斤,一亩地能收120斤干花椒,能挣四五千元,这可比种地强多了。"淇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张新育介绍,以前村民不会种植花椒,现在从育苗、种植到防病虫害,都能从技术员那儿学到,有啥问题还能邀请技术员去现场指导。

    如今,该基地的花椒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长期聘用贫困劳动力55人,使贫困户年均增收1.5万元。

    "通过生态工程建设,我们对贫困劳动力进行经济林种植技术培训和管理技术培训。"张新育说,截至目前,淇县发展花椒、桃树、杏树等林业产业2万余亩,直接吸收贫困劳动力就业500余人。

信息来源:淇县林业局管理员 | 责任编辑:淇县林业局管理员